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的現狀與未來展望


Categories :

1. 計劃背景

「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」旨在應對香港建造業的勞動力不足,特別是在合約價值不少於港幣10億元的公營工程合約中。此計劃的設立目的是為了在保障本地勞工就業的同時,填補技術工人及監督人員的空缺,從而促進建造行業的持續發展。

2. 配額情況

截至目前,已經批出多達9,731個輸入勞工配額,其中包括703個來自「補充勞工計劃」。這些配額主要用於重要的基礎建設項目,如:

  • 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擴建
  • 醫院建設
  • 廢物管理與污水處理設施
  • 公營房屋與土地平整

這些項目不僅關乎民生,更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柱。

3. 最新申請動態

隨著需求的持續上升,第五輪計劃在今年7月接受申請,共接獲18項申請,涉及約1,750個配額,但最終未有任何申請被批出。第六輪申請於10月31日截止,發展局將根據跨部門委員會的意見進行審核,預計在兩個月內完成審批。

4. 私營工程合約的特殊考量

雖然該計劃主要針對公營工程,某些私營工程合約在特殊情況下亦可考慮,包括:

  • 涉及本地人力供應有限的特殊工種或職位。
  • 有特殊考量且具規模的工程合約。

這為私營企業提供了一定的靈活性,以應對市場需求與勞動力短缺的挑戰。

5. 面臨的挑戰與未來方向

儘管已經有一定數量的配額獲批,建造業仍然面臨以下挑戰:

  • 技術工人的不足:如何有效引進滿足市場需求的技術工人依然是一大難題。
  • 審批程序的效率:加快審批流程,提高供應速度,將直接影響工程進度與成本控制。
  • 社會共識的建立:需要更多的公共宣傳來增強社會對外勞工的理解與接受度,減少潛在的矛盾。

「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」作為一項重要政策,對於解決香港建造業的人力資源短缺問題至關重要。未來,政府需繼續優化政策,完善審批流程,並加強與各界的溝通,促進建造業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。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